全港最齊全2020年新表,應該在這裡了⋯⋯
受肺炎影響,今年瑞士表展停的停、延的延,品牌推出新品的步伐及策略亦大大改變,沒有固定的時間表。不過來到年尾,新品還是陸續抵港,各大鐘表品牌都急不及待推出talking pieces,香港表迷在年底還是有寶可尋。
要看新作,可以去品牌專門店,但內裡當然只能參觀單一品牌作品。去鐘表零售店嗎?也可以,不過要留意每間零售店引入的牌子不盡相同,有多有寡,要看齊今年新品貨比三家,大概也要走兩三間。要找最多牌子最齊款式的鐘表零售店,東方表行在香港市場內認了第二,誰人敢再踏前一步?隨便數數,勞力士、Tudor、Omega、Grand Seiko、Chopard、Bvlgari、TAG Herer、Zenith、Hublot、Franck Muller、Montblanc、NOMOS、Casio、Ball都是它們羅致的品牌,上中下路統統包攬,由三問陀飛輪到三針及石英表都涉獵,價錢也豐儉由人。
來一趟東方表行,堪稱一次過遊歷Watches & Wonders、Baselworld、Time to Move、Geneva watch week、Watchland等等表展,過百款2020年新表叫人花多眼亂;如果你心大心細,Chronoshop為大家精選十枚不同類型、值得入手的腕表。
最後提醒大家,潮流興O to O(Online to Office)購物模式,如果各位讀者看到心儀腕表,可以前往ChronoShop網站,索取獨一無二的優惠。
「香港最齊全新表」10枚推介:
這裡跟大家解碼一下腕表蘊含的數字⋯⋯
58。名字的Fifty-Eight,呼應了品牌在1958年推出的首款潛水200米腕表。題外話一句,2018年10月在紐約Heritage Auction拍賣行舉辦的Watches & Fine Timepieces Signature Auction拍賣會中,元祖版Tudor Big Crown Submariner Ref.7924以約港幣128萬拍出,成為全球最貴的Tudor古董表。
69。51年前的1969年,Tudor推出了一款藍面藍圈潛水表,揭開了品牌的藍軍陣型,「帝舵藍」暱稱不逕而走。
39。是腕表不鏽鋼表殼的尺碼,由慣常的41mm微微縮小2mm,是為亞洲人設想?還是想捕獲更多女士歡心?說穿了其實是昔日腕表的尺寸,今次只是追源溯本。
10。2010年,品牌的Heritage Chrono腕表首次配上由法國St-Etienne地區一家老字號Julien Faure公司製作的織紋皮帶。十年人事,這款觸感極輕柔的皮帶,抺上一記海軍藍色,跟表盤色調更一氣呵成。
腕表以磨光及磨砂316L鋼製殼,表圈為陽極氧化鋁,防水200米,搭載可儲能70小時的MT5402型自動機芯,內置矽游絲,獲COSC認證但誤差更勝一籌,每日僅在-2至+4秒之間。($25,200)
東方表行其他Tudor腕表
今年Bvlgari Bvlgari以年輕造型、相宜價錢為賣點,推出新作Bvlgari Aluminium。
Bvlgari Aluminium早於1998年首次登場,其時品牌以鋁表殼配橡膠表圈,營造黑白配色,今年新款延續這概念,不過是升級版,表殼所用的鋁合金具有更高的抗磨性,黑色橡膠表圈的品質亦更勝當年;其時配搭的是石英機芯,現今已換上機械機芯。另外,表殼尺寸亦有所改變,新作直徑40mm,表耳設計隨之更改,保留了富特色的兩節式的橡膠表帶。
2020年新版備有兩種功能選擇,一是配B77自動機芯的大三針日曆款,具白色及黑色兩款表盤;另一是由B130自動機芯驅動的計時款,採用黑白配的熊貓盤設計。更吸引的是定價,大三針款售$21,900,計時款亦不過是$31,600。
東方表行其他Bvlgari腕表
2015年問世的Cornes de Vache 1955,直徑只有38.5mm,扭轉了旗艦計時表的大個子思維。2019年腕表加推鋼殼版本只需32萬,比54.5萬的鉑金版、43.5萬的粉紅金版再低一點。腕表元祖是江詩丹頓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創作的Ref. 6087,份屬品牌第一枚防水計時表,最流芳後世的是暱稱「牛角」的淚滴形表耳,熟悉品牌古董表的都不會陌生。鋼版牛角除了物料和上兩代不同,亦換上銀色表面,並以紅色分鐘刻度點綴,感覺更有鋼版該有的剛陽氣慨,和鉑金版淺藍色測速計的斯文氣度截然不同。腕表內搭的是Cal. 1143手上鍊機芯,動力儲備約有48小時,獲日內瓦印記認證,防水30米呼應當年的腕表創舉。鋼版的配套可沒有低一個水平,表帶反而更討好,用上米蘭品牌Serapian的小牛皮帶,懷舊味道再加分。($325,000)
東方表行其他Vacheron Constantin腕表
去年Breitling復刻Ref. 806,口碑所向披靡,我們稱之為神復刻;今年神蹟再現,復刻1953年的Co-Pilot系列AVI Ref. 765,只能說,Breitling眼光出奇地準,兩回復刻,都押對了注。
這次復刻版對象是1953年的AVI Ref. 765,不讓Ref. 806專美,表殼神似值接近100分,41mm不鏽鋼表殼配鋼製雙向旋轉表圈,上面只有簡潔有力的12小時刻度,表鏡並非藍寶石水晶製成,轉用Hesalite膠鏡才更原汁原味。計時按鈕採用鎚形設計,表冠尺寸不小但比較薄身,全部都是把67年前的模樣神似還原。
兩代表盤吻合度則大概有99分,尤其是針筒形指針和懷舊黃色時標字款,都是如實再造。3個累計副盤格局不一,區分明顯,12小時累計和小秒針各自盤踞6:00和9:00位置,3:00位置的15分鐘累計,更是Ref. 765的靈魂所在,話說早期的Ref. 765在該位置創作了一個digital display,以視窗顯示15分鐘計時,後來才由digital轉回傳統analogue行針模式,但布局格外特殊,以特大夜光刻度顯示3分鐘間距。
新舊款式相似度拿不到一百分,原因在於12:00位置的標記,新版刪掉「Geneve」字樣,但情有可原的,因為品牌希望向最早期的Ref. 765看齊,「Geneve」這個字是直至1953年Breitling遷往日內瓦才加上去的。另外30米的防水性能,亦是改良了的現代規格。十足Ref. 806的套路,Ref. 765復刻版當然不大可能用回昔日的Venus 178機芯,投放自製B09手上鍊機芯,獲天文台認證,大概沒失禮這復刻之神了。($58,300)
東方表行其他Breitling腕表
驟眼看全新推出的運動型計時表,玩色彩層次,然而細節更值得欣賞。直徑 44 mm的不鏽鋼表殼經拋光與緞面打磨,令外形更見俐落纖薄,裝配上較短的表耳,即時提升腕表舒適度。經改良整合的藍寶石玻璃表鏡以斜面設計,令表面時刻乍現飽和光感,感覺低調卻畫龍點睛。
除此之外,表盤採用了環形打磨飾面,備有深藍色表盤配同色陶瓷表圈、圖中這款橄欖綠表盤配不鏽鋼表圈,以及兩款黑色表盤搭配亮澤同色陶瓷表圈選擇。三個計時盤及設於 6:00位置的日曆框清晰分明。9 :00位置的小時計時盤上顯現 4、8、12 三個數字,呼應 3:00位置的分鐘計時盤,平衡視覺效果。新式不鏽鋼 H 形表鏈比以往更見纖薄,令腕表更輕巧、更切合人體工學。
腕表所搭載的,是品牌自製的 Heuer 02 自動機械計時機芯,這款複雜的創新型自製機芯由 TAG Heuer 在瑞士舍沃內(Chevenez)的表廠中完成製造。機芯由 168 個零件組成,當中包括了導柱輪和垂直離合裝置,兩者均能提高腕表的精準度,加上每小時振頻高達 28,800 次,能提供驚人的 80 小時動力儲存,相比起較早面世的 Heuer 01 機芯,足足增加了 30 小時。
($46,100)
東方表行其他Tag Heuer腕表
這枚Zenith新品,有累積了數十年生產計時表的智慧,也有洞悉顏色潮流的觸覺。
當年夾手夾腳開創自動計時機芯先河,今天就算它不是第一個把1/100秒計時落實生產的品牌,也是放眼表壇,量產1/100秒計時表的第一號人物,2017年至今,Defy El Primero 21少說已有陶瓷殼、碳纖維殼、不鏽鋼殼、金殼等等變奏,更不是只能造100枚甚至更少的限量版,可以說,Zenith已掌握量產1/100秒顯示的實力,計時秒針在表盤上每秒旋轉一圈,參照外緣1至100的刻度,便可讀取1/100秒計時數據。
兩年前Defy El Primero 21將機芯夾板變成藍色,如今再換上紫色夾板,表殼雖然依舊是鈦金屬,但就借鏡Land Rover特別版採用啞光噴砂處理,襯托紫色夾板特別明亮嬌豔。腕表的直徑為44mm,配襯紫色橡膠表帶,搭載El Primero 9004自動機芯,一組每小時震顏為36,000次的擒縱掌管走時,另一組震頻提升至每小時360,000次的擒縱主宰計時,始終1/100秒顯示的動能需求較大,所以表盤12:00位置設有計時動力儲備顯示,提醒大家50小時動力所剩餘的數值。($103,000)
東方表行其他Zenith腕表
Corum快一人步離開了Baselworld,去年早早在北京請來胡兵作嘉賓發布新表。轉眼又一年,Basel繼續翻天覆地,品牌也繼續努力發布新作。
十分貼地的新作,我們推介這枚Admiral 42 Automatic Bronze Blue/Green,先說黃銅是為向古老船隻物料致敬而來,藍及綠色也是出到汪洋大海舉目的色調,跟以航海時計為要旨的Admiral海軍上將系列十分匹配。品牌去年推出過類似的大中華限量,結果轉眼售罄,今年添食了變奏版,同樣採用十二邊形表殼,同樣有12面航海旗幟代替傳統的時標,同樣有會隨年月變舊的銅質表殼。說它貼地,因為腕表定價4萬有找,不幸的是今次同樣各限量99枚,希望表迷能買到心頭好啦。($39,000)
東方表行其他Corum腕表
當首個製表廠在1845年正式進駐德國 格拉蘇蒂,至今已經175年,亦是這個德國製表重鎮的歷史起源,這裡包含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德國鐘表品牌,同時亦是新晉品牌 NOMOS Glashütte 在1990年開設自家表廠的地點。為了慶賀這175年的製表歷史,NOMOS 特別設計出三枚「175 Years Watchmaking Glashütte」腕表,並特意採用品牌極為經典的 Ludwig 系列作為設計。
三款腕表分別是有日期顯示的Ludwig neomatik 41 date、39mm的自動機芯小三針Ludwig neomatik 39,以及只有35mm的手上鍊小三針Ludwig。腕表全部採用不鏽鋼外殼,表盤採用白色漆油作多重上色,形成琺瑯彩效果,並飾以羅馬數字、鐵道式分鐘時標及藍鋼指針,盡顯德國製表的簡約嚴謹。今次亦是Ludwig系列首次配這柳葉型指針,並且在日期顯示中首次用羅馬字。內裡搭載的三款機芯同樣具有格拉蘇蒂製表特色:四分三夾板、藍色螺絲、羅紋拋光等,再加上品牌自家擒縱系統,實力亦有所保證。所有腕表各限量175枚。($33,000)
東方表行其他NOMOS Glashütte腕表
萬寶龍的藍,因為像灑上一場雪,產生出來的化學作用,非常的高。
兩年前,萬寶龍整合出1858系列,慣性集合自動表、計時表和最焦點的Geosphere世界時間款式,第一年的黑面Geosphere,既有不鏽鋼,亦有銅殼版本;去年的Geosphere,換上銅殼綠面單一版本;來到第3個年頭,主打鈦金屬殼藍面,可配小牛皮帶或雙金屬鏈帶。
近年不乏利用表盤上一個地球儀,粗略顯示各地時區的設計,大家可從地球儀大概估算出不同地區的時間。Montblanc也是其中一份子,早於2015年創製Villeret Tourbillon Cylindrique Geospheres Vasco da Gama,表盤裝載兩個南、北半球,閱讀更加方便。及至2018年的Geosphere,就是初階一點的南北半球多時區功能。表盤9:00位置可顯示第二時區,表盤中央則有上北下南兩個半球,外緣設有24小時制日夜指標。取經自雪山冰川的概念,藍色代表海洋,白色象徵山峰,也依舊在地圖上點出世界七大峰,只不過由去年的紅點變成切合今年主題的藍點。
腕表的另一個驚喜,是可選擇雙金屬鏈帶,兩旁較大的鏈節以鈦金屬製成,中間五格小鏈節則改為鋼製,較常見的三格或五格鏈帶特別,剛陽味和1858山峰主題更天生一對。($45,600)
東方表行其他Montblanc腕表
2019年品牌的「Earth to Sky」帶來了藍、黑配色腕表,2020年的「Infinity」則以黑色主調,再以玫瑰金作點綴。
今年GP有全新金橋作品登場,取為Free Bridge,用以向傳統的「三金橋」致敬。三金橋令人著迷之處是在表盤設置三道大金橋,由上至下分別固定了發條鼓、時間輪組及擒縱系統,在機械及美學層面都是美輪美奐。新作Free Bridge像是其簡化版,只留下了6:00位置的擒縱系統配有Neo Bridge橋板,表盤上半部則用上半開放式設計,可看到中軸的發條鼓及部分齒輪組,不難發現其發條鼓配有V形黑色橋版,中央則設有一條時針板橋,可見三橋元素仍藏於其中。Free Bridge由重新設計的GP01800機芯驅動,擒縱及擺輪的零件以矽製作,創新的大型變量慣性擺輪配上懸吊式設計,更令畫面生色不少。Free Bridge採用不鏽鋼表殼,直徑44mm,約售16,250瑞郎,同步推出Infinity版本,配上黑色DLC不鏽鋼表殼,襯以玫瑰金刻度、及Neo Bridge,並配以玫瑰金擺陀,只限量88枚。($164,000)